远程办公后,发现同事关系在往奇怪的方向发展...

谁也没想到,疫情将大家隔离,却开启了很多人新世界的大门。因疫情宅家办公后,很多办公室里原本纯粹的同事关系,开始发酵出别样的情愫和心绪。

在失业边缘疯狂自救的运营部同事

虽然我对他们能否完成客户要求持怀疑态度,但过年至今已开了三单的小团队,起码这个季度有收入了。反观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,面临一季度不融资就破产的难题,实在让人唏嘘。
有时候危机也能是机遇,指不定同事就成了合伙人。

从对桌变对手,研发部的暗箭与暗枪

我合作的一家外包技术服务商,专门承接各类App及小程序研发,在北京各种互联网公司中混得不温不火,三十来号人,老板是我朋友(所以才合作),据悉其对三年JAVA工程师的工资标准仍维持在10K/月的水准。
故事开始于一次需求对接,后端接口按需求说明写完后直接抛给了前端,前端拿来就用,此时数据返回正常,但发给产品进行测试的时候,发现跟产品文档上标注的数据不一致。
于是一个接口矛盾,上升为了产品,前端和后端三方互怼的热闹景象。天天从钉钉会议吵到微信小群,从三人视频会议到产品部与研发部及项目经理的互相讨伐。
其实技术失误本来是小事,可一旦关系到甩锅,那么再小的失误,也会变成锱铢必较的问题。
虽然需求文档传递过程都有日志记录,但对版本传递内容详细,每个人都各执一词。最终项目总监眼看越吵越凶,跟老板说明情况。最终,老板让项目总监担责,下面的人统统不问是非对错。
我觉得老板的政治智慧非常高,处理的手段十分精明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,全部实现远程沟通,同事变仇人的理由也会变得更多。担责任,抢功劳,捞大头,避重担。
通过数据和信息传递的信息,无法代表面对面沟通的情绪和感受,因此激化矛盾,制造裂痕的概率也会大很多。

和同事网恋,确定关系仅需三封邮件

最后讲一个温情的故事吧。我曾经的同事,一名负责市场文案专员,毕业于某传媒大学的小胖子,长得干干净净,但言语极为猥琐,被视为部门里辟邪用的黄段子脱口秀选手,因此一直没什么女人缘。
我与他交集不多,但因为我负责品牌公关,经常需要多部门配合,与他和故事的女主角都有交集。这个女生当时是产品助理,现在已经升为了产品经理,人非常强势,怼人功夫无敌。
疫情开始后,小胖子的领导认为由他来回传话效率太低,于是把一项产品说明书制作的事交由他俩自行对接。于是小胖子给女产品经理就发了三封邮件。
第一封是非常正式正规的需求沟通,提及了非常详细的建议和规划,以及文案小样。这让产品女觉得,小胖子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市场人,专业知识充沛,文笔充满美感。第二封邮件是女产品经理拜托他整理的竞品报告,排版精美,内容详实,充分发挥了市场人善于面子工程的特点。
而第三封邮件,就是告白邮件。大约半个月时间,俩人基本每天都在线上聊天,假借对接工作的名义,都是些儿女情长的话题。
为啥他能追到女产品经理?前几天我问他,他说,其实现在他跟大部分人一样,更擅长线上聊天,而面对面交谈时总感觉别扭。所以当聊天的方式改为线上,但又有同事关系所以不会陌生时,对他而言这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。

希望看到本篇的你们,不要像我一样丢了好多东西,还苦逼的没法回京。
能有满意的同事关系,即使不指着搞基或恋爱,起码火气小点,和睦相处。
—作者 · 没辙地耸了耸肩 · 缓缓打出了句号 · 好像忘了喂猫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自职者